•1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 .解三角形问题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三角函数结合起来考查,通过三角变换化简,然后运用正余弦定理求值;二是与平面向量结合,判定三角形形状或结合正余弦定理求值.试题一般是中低档试题,客观题解答题均有可能出现.2.除牢固掌握正余弦定理外,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如: 重心、内心、外心、垂心、内角和、三边关系、面积公式 S=12absin C=12bcsin A=12acsin B 等也要牢固掌握. •解三角形就是已知三角形中的三个独立元素求出其他元素的过程.三角形中的元素有基本元素 ( 边和角 ) 和非基本元素( 中线、高、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 ) ,解三角形通常是指求未知的元素,有时也求三角形的面积.•解斜三角形共包括四种类型:•(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2) 已知两边及夹角;•(3) 已知三边;•(4)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其中类型 (4) 中应特别注意解的情况.在△ABC 中 a=4,A=60°,当 b 满足下列条件时,解三角形: (1)b=4 33 ; (2)b=2 2+2 63 ; (3)b=8 33 ; (4)b=8. 解析: (1) a>b,∴B 为锐角,由正弦定理得, sin B=basin A=12,∴B=30°,C=90°, 由正弦定理得 c= asin A·sin C=8 33 . (2)由正弦定理 sin B=ba·sin A=2 2+2 634×32 =6+ 24,当 B 为锐角时 B=75°,C=45°. 由正弦定理得 c= asin A·sin C=4 63 ; 当 B 为钝角时 B=105°,C=15°, 由正弦定理得 c= asin A·sin C=2 2-2 63 . (3)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sin B=ba·sin A=1, ∴B=90°,C=30°, 由正弦定理得 c= asin A·sin C=4 33 . 方法二:设第三边长为 c,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 得 16=643 +c2-8 33 c, 即 c2-8 33 c+163 =0. ∴c-4 332=0,∴c=4 33 , 由正弦定理得 sin C=ca·sin A=12. a>c,∴C 为锐角,∴C=30°,B=90°. (4)由正弦定理得 sin B=ba·sin A= 3>1,无解,不存在三角形. • 一般来说,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的问题,按所用知识分类有利用正弦定理、利用余弦定理、同时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三种;按解题方法分类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