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美丽的花蝴蝶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都喜欢美丽的花蝴蝶,但是几乎不知道花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为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也为毛毛虫和蝴蝶的认识做伏笔,我组织幼儿在科学活动室找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利用已有的认知回忆以前和现在的外形对比,有的一点也不一样,有的有些相像,在此基础上观看图片、标本、录像,初步了解了蝴蝶的成长过程,蝴蝶与植物关系,为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而后又延伸到了其他昆虫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目标:1.观察毛毛虫和蝴蝶,体验观察的乐趣。2.简单了解蝴蝶的成长的过程,知道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3.激发小朋友喜爱、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常见小动物的形象特征有初步的了解。2.物质准备:让幼儿参观蝴蝶标本展览,录像《美丽的蝴蝶》,毛毛虫和蝴蝶的形态特征。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导,激发兴趣师:找一找认识的小动物,说一说它小时候和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这里可以提示幼儿想一想常见的家养小宠物,例如小猫,小狗,小鸡,乌龟,小白鼠等。)教师总结:有些小动物小的时候,身体非常小,软;长大了毛色会变化,像小鸡长大以后和小时候就不一样了,四肢也不太一样,会变得越来越粗壮等等。二、观察探索,集体交流1.出示蝴蝶及毛毛虫的图片师:看!蝴蝶飞在花丛里,真漂亮!呀!绿色的毛毛虫,尖尖的小白牙,蠕动着真难看,你喜欢哪一张图片呢?为什么?2.观察标本,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讲述师:张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毛虫、蛹和蝴蝶的标本,请你去看一看,猜一猜,这三样东西会有什么关系?(猜测、讨论、回答。有的说这几样东西根本没关系,因为一点也不一样,有的认为肯定与关系,要不老师怎么这样问,还有的或许是听爸爸妈妈讲过,蝴蝶是毛毛虫变成的。)三、观看录像《美丽的蝴蝶》1.让幼儿复述录像内容。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鼓励孩子看到什么大胆的表达)2.师生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师:毛毛虫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美丽的蝴蝶会变化,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才变成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3.讲述故事《美丽的背后》师:蝴蝶小时候你觉得美吗?(师总结:一个小米粒一样的卵长成毛毛虫,之后变成不吃不动像个小桶一样的蛹,最后才蜕变成五彩斑斓的蝴蝶。)师:蝴蝶长得美,还能传播花粉,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吗?(告诉幼儿只要我们多观察、多学习会知道许多动物的有趣故事,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延伸活动:师:像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