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教学设计课题《透镜》课时1 课时课型新授授课人杨念授课时间2013-11-27学校宝三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 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② 能说出透镜的焦点和焦距。③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用具凹透镜、凸透镜、老花镜、近视镜、手电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演示:用平面镜对着黑板上的字,问能不能看到黑板上写的“正”字,为什么?再换成透镜对着黑板上的字,问能不能看到黑板上的“正”字,为什么?观察,讨论。发言自主学习: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2、透镜的基本概念: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用 表示光心:透镜中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 ,用“ ”表示;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3、如何画出透镜?思考、回答、订正合作探究(一)探究:透镜的种类1、指导实验2、指导学生的汇报展示3、得出结论动手实验、汇报交流思考、讨论,(二)探究: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指导分组实验,验证规律2、演示交流思考,回答动手实验观察(三)探究:三条特殊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1、指出三条特殊光线,2、引导学生猜想3、演示实验验证猜想观察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明确学生的收获与疑问 练习达标综合检测练习、订正 课后反思一、基本图注:会聚作用: 发散作用:二、透镜成像规律(一)凸透镜:1、三类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2)过焦点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3)过光心的光线, FFOFFOFFOF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