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学时VIP免费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学时_第1页
1/2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学时_第2页
2/2
襄阳一中 高二年级 导学提纲 语文必修 5 编写:谢明霞 审核: 吴荷荫 使用时间: 月第 周 姓名: 考号:《齐桓晋文之事》第1学时 共3学时一、学习目标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二、学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三、知识链接孟子与《孟子》孟子(前 372—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 岁左右收徒讲学。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四、自测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胡龁( ) 觳觫( ) 衅( ) 赴愬( ) 则王( )乎 衣( )帛 彘( ) 褊( )小 便嬖( ) 莅( )中国 庠( )序 畜( )养 忖度( ) 豚( ) 商贾( ) 彼恶( )知之 吾惛( ) 不赡( ) 挟太山( ) 殆(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无以,则王乎 王说,曰 独何与 为长者折枝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盖亦反其本矣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是罔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后从而刑之 4.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以羊易之( )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4)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8)则王许之乎 ( )(9)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10)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12)天下可运于掌( ) (1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 )(14)权,然后知轻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学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