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变摘 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从教师的竞争者转变为合作者和从学生的控制者转变为合作者;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关键词:挑战 教师 新课程改革 角色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生态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教育等等的提出,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知识课程理念;对话式教学课程理念等等。但无论哪一种课程理念的执行,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定位,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在历史上,教师这一角色经历了从长者为师到有知识、有文化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科学知识传递者的演变历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正发生着新的变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说,教师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从教师关系、师生关系来说,由教师的竞争者变为合作者,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合作者;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一、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讲坛上的圣人”,是“先知先觉”之师,是信息的权威拥有者,最主要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并且多数人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学生越“听话”、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路走就越好;记忆得越多就越好。这种教学模式只重视了教师怎样教,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忽视了学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和过程获得知识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教学过程成了教师讲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