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变阻器结构,在电路中的符号。采用课件展示,演示收音机音量的大小和学生实验加深理解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怎样用滑动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归纳总结出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变阻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进行分组实验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道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三、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四、教学准备铅笔心、干电池四节、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压表七、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经验(视频):(1)听收音机,调节音量控制按扭,音量发生变化.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2)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或变暗.(3)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由亮变暗;而结束时又有暗变亮。同学们知道这是如何实现的吗?其实呀,这些电器里边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这节我们就研究它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课题:16.4 变阻器(二)进行新课1、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问题: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图将干电池、灯泡、铅笔芯、开关、导线连接起来,之后观察灯泡是否会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并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接入的铅笔芯的关系。现象: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接入铅笔芯的长度不能太长)。总结:电源的电压不变(控制变量法),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变阻器的原理。)2、教师并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四个接线柱:A、B、C、D;金属杆 CD;电阻丝 AB;金属滑片 P;瓷筒、支架等.2、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变阻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表示,其结构示意图为:3、滑动变阻器使用 教师:同学们对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