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教学做”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量过少,识字速度过慢,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的教学,而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的大量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个重大飞跃,如何让一年级小朋友轻松愉快地、牢固掌握形体各异的生字,我在高兴的同时又感到忧愁。“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不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识字教学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理念吗?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能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广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生活中“乐学”、“会学”、“学会”,提高识字能力。一、激发识字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实验教材的识字部分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使儿童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教材中安排了连、涂、画、拼、摆等游戏,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材中安排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可以运用如象形字、会意字等充满神秘色彩的汉字特点,将学生带入学习汉字的意境之中,增强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其次要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邮递员送信”“找朋友”“摘果子”等,将这些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的识字兴趣也会大增。二、教给识字的方法 1一年级新教材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要求认的字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教师不必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做繁琐的字形、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让学生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