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材料VIP免费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材料_第1页
1/16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材料_第2页
2/16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材料_第3页
3/16
荐者按:2014年2月27日上午,教育部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一学校教育改革典型经验。现将新闻发布会散发的会议材料以及发布会后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新闻报道整理发布,请大家了解。十一学校改革的背景意义、过程、做法、效果、解决的问题在材料中都有涉及。我了解到,会后,全国各地有大批学校去十一学校了解做法,研讨交流。据了解,十一学校的改革并非个例,一些省份的很多学校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索。这些探索都将会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从我们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角度看,这种改革将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思想、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法改革、评价改革等都将全面产生影响。也对我们目前进行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内容、形式产生影响。希望各位课程主持人花一点时间浏览所提供的材料,也许其中的一些信息会对我们的课程建设有所启发。虽然这些启发可能是压迫式的。教育部新春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一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北京十一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获批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2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以来,学校以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为目标,大力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的学校生态。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21世纪,我国进入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个性发展的诉求日益彰显,更加凸显个人在学习中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性之重要。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命价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个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2004年,我国实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千校一面”的状况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观,但改革仍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内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取得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突破与进展。学校转型任务紧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学校转型变革搭建了宽阔的政策平台,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我们开始了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实践。变革以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以制度变革为保障,最终实现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变。二.改革的过程1.第一阶段(2007.5-2009.8)通过全校师生参与,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为改革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建设学科教室、数字化校园,为改革提供资源准备和技术平台支持。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践调研,形成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完成顶层设计,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2.第二阶段(2009.9-2010.8)实施选课走班,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面临着重建。随着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初步构建起形成各学科的课程资源体系。3.第三阶段(2010.9-2012.7)改革深入到各项管理制度层面,各项制度初步形成,确保学生选择权的落实。通过标准化,对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和固化。通过小班化和个别化教学策略的分享,使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深入推进到课堂的围观层面。学校课程方案在变革中不断完善。4.第四阶段(2012.8至今)改革深入到教师行为和学校组织文化层面,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关注个体的新型的育人模式。初步呈现出群体的多样性与个体的独特性并存,各种影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校园生态。三.改革的做法通过四年的改革实践,我们不仅呈现了一个崭新的现实的学校形态,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国情,面对共同的问题和困惑,我们摸索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改革之路,积累了一套具有操作性、普适性的路径和策略,为其它更多的学校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确立共同的教育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