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怎样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要有创新,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低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每位体育教师应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教学内容追求开放多样化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低年级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教学方法要做到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 教学方法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