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VIP免费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 杜甫生平简介:杜甫生平简介:(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杜闲曾为衮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享有不纳税,不服兵役等特权。从小就很“好学”,7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20岁结束书斋生活,开始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5岁至44岁困守长安10年。奸相当道,杜甫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且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甸,敝衣何啻悬百结”。杜杜甫甫安史之乱后,杜甫和人民一起逃难,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后来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被任命为左拾遗。因上疏营救房琯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屡遭贬斥。由凤翔回鄜州的途中,看到战乱的各种惨象。这时杜甫写下《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诗篇。759年,杜甫弃官,入蜀后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764年,西川节度使严武举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但只过了六个月的幕府生活,以后都在漂泊。770年冬天,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813年,由孙子杜嗣业把在岳阳的杜甫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43年。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