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一、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弹簧测力计1、作用:测量力的大小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4、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动能、势能都用了三、①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公式:G=mg②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等。四、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力的大小,表面积大小、速度大小都无关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上述无关,需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五、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六、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共线、等大、反向;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六、压力七、压强:⑴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⑵公式:p=推导公式:F=PS、S=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八、1、液体压强:P=ρ液gh(ρ液:液体的密度(kg/m3);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2.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F压/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②液体:先由P=ρ液g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3、九、大气压强P0=760mmHg=76cmHg=ρ液gh=1.01×105Pa十、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1、称重法求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称重法测量,即测出物体的重力G,然后将其浸入液体,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两次之差就是浮力大小,即F浮=G—F(公式)练习.有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挂在弹簧秤下示数为4.9N,当把它放在某液体里时发现弹簧秤的示数为2.4N,则:(1)弹簧秤示数减少了多少N?(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答案:(1)2.5N(2)2.5N2、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物体所受的重力G1,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③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G3-G2。④得出F浮=G排;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前提: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只受浮力和重力物体运动状态物体运动方向力的关系V排与V物密度关系下沉向下F浮ρ液悬浮静止在液体内部F浮=G物ρ物=ρ液上浮向上F浮>G物ρ物<ρ液漂浮静止在液体表面F浮=G物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