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大兴明德小学 李玉泉 如何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很多,这种压力对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正确地应对这种压力,对缓解目前存在的教师职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下面就介绍一些教师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压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当压力过大,构成对个人身心伤害和效能降低时,教师应注意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执教能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一堂课犹如一件艺术作品,需要精雕细刻。教师备课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需要精心准备和细腻雕刻。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教学组织管理技能,让每一堂课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而且具有艺术性,才能带给学生成长的快乐。也只有当教师把课上成功,自己的内心才能产生愉悦感,内心也才能更平衡与和谐。 再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减缓压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不合谐的人际关系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教师这一职业是要求人际互动极强的职业,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促进人格成长。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工作。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爱心,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处好与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第四,要有一颗平常心 没有一颗平常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不可能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社会上需要各种职业的人来奉献自己的智慧,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即使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所干的职业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价值的体现,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当你觉得活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