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年高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第五大题 · 语言运用题2010 年总结暨 2011 年备考建议一、关于语用题 1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的试验田” 语言运用题历来备受老师和考生们关注,它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都有一些新的题型出现在语言运用题里。例如:• 仿写题。如 2004 年的对联仿写题、 2005 年的复句仿写题• 图表—文字转换题。如 2006 年的图文转换题。• 图像—文字转换题。如 2007 年的图标转换题、 2008 年的图像转换题。• 语段写作题。如 2007 、 2008 、 2009 、 2010 年的各种语段写作题。• 语言运用题的题型比较多样。近几年的高考中,语言运用每年虽然只有两三道题,但是每年的题型都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作比较快的转换,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2 、语言运用题是制高点• 相对来说,其他题型基本上都是常规题型,变化很小,比较容易准备应考。就这一点而言,大家几乎是均等的。语用题则不然,变化较多,不易准备。要想在全省、各市、各区县取得领先的成绩,那就必须准备好、考好语用题。 •3 、语言运用题是“热身”• 语言运用所处的位置很特殊,紧接着作文题。如果考生觉得题型比较陌生,或者有相当的难度,考生往往采取“丢卒保车”的策略,放弃语言运用题,去做作文题。所以语言运用题的空白卷和零分卷的比例也比较高。• 语用题得分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在语用题上拿 10 分的难度和把作文提高两个档次的难度相比,还是要小一些。• 语用题中的语段写作题对于其后的作文写作来说,还有很好的热身作用。二、 2010 年语用题分析• 2010 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语用题有两道题: 22 、23 题,下面分别对两道题进行解读,并对考生的答卷进行分析。• 1 、对 22 题的解读与答卷分析• 【试题】• 22 .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 、B 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6 分)• 从 15 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