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 核 萧 乾枣 核 萧 乾南雄乌迳黄塘小学 温秋生作者简介萧乾:( 1910-1999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 萧若萍。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 人生采访》 等。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 1980 年写作《美国点滴》,由《枣核》等 10 篇文章组成,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蹊跷( ) 嫣( )红 倘若( ) 山坳( ) 掀启( ) 镶嵌( ) qī qiāoyāntǎngàoxiānqiàn1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 、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枣核” 第一部分: ( 1 ) 枣核第二部分:( 2-4 ) 枣核第三部分:( 5-10 ) 枣核第四部分: ( 11 ) 主题索得话点 请朗读课文,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1 、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十分珍惜。改后的句子,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 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上面的句式强调了旧时的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3 、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答:“劈头”有一开始就突然的意思,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为了炫耀后花园的“家乡味”。实际上是表示自己蛰居海外乡思心切,急于倾诉思乡之情。换成“突然”就表达不了上述意思。4 、“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答:划线部分表明旧时同窗堆假山时十分仔细。突出了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删去划线句子,则表达不了这种情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