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学 归 纳 法 及 其 应 用 举 例( 2 )什么是数学归纳法?对于某些与自然数 n 有关的命题常常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证明它的正确性:1.先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 时命题成立;2. 然后假设当 n=k(kN* , 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就叫做 。数学归纳法(1) 第一步,是否可省略? 不可以省略。(2) 第二步,从 n=k(k≥n0) 时命题成立的假设出发,推证 n=k+1 时命题也成立。既然是假设,为什么还要把它当成条件呢?这一步是在第一步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证明传递性。反例小结:重点:两个步骤、一个结论;注意: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假设 n=k 时,等式成立,就是那么, =k2+k+1+2(k+1) =(k+1)2+(k+1)+1这就是说,如果 n=k 时等式成立,那么 n=k+1 时等式也成立。能否得出对任何非零自然数 n ,命题都成立?同学们可以自己验证 n=1 , n=2 , n=3 等时,命题是否成立126422nnn++++126422kkk++++)1(22642kk例题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6)12)(1(3212222nnnn证明:( 1 )当 n=1 时,左边= 12 = 1 ,右边= 等式成立。( 2 )假设当 n=k 时,等式成立,就是163216)12)(1(3212222kkkk那么61)1(21)1()1(6)32)(2)(1(6)672)(1(6)1(6)12)(1()1(6)12)(1()1(32122222222kkkkkkkkkkkkkkkkkkk这就是说,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根据( 1 )和( 2 ),可知等式对任何 nN∈*都成立。例 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13(1037241nnnn1 )第一步应做什么?此时 n0= ,左 ,2 )假设 n=k 时命题成立,即 1×4 = 42)1()13(1037241kkkk 1当 n=2 时,左= ,右= 。2(2 + 1)2 当 n=k 时,等式左边共有 项, 第 (k - 1) 项是 。 k1×4 + 2×7(K - 1)×[3(k - 1) + 1]思考?3 )当 n=k+1 时,命题的形式是2]1)1)[(1(1)1(3)1()13(1037241kkkkkk+ 4 )此时,左边增加的项是1)1(3)1(kk5) 从左到右如何变形?证明:( 1 )当 n=1 时,左边= 1×4 = 4 ,右边= 1×22 = 4 ,等式成立。( 2 )假设当 n=k 时,等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