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百年树人如琢如磨VIP免费

百年树人如琢如磨_第1页
1/7
百年树人如琢如磨_第2页
2/7
百年树人如琢如磨_第3页
3/7
百年树人 如琢如磨百年树人 如琢如磨----小说≪歧路灯≫哲言睿语给教育的启示2010 年秋,《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在平顶山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开始认真研读这本书,才有了一些深刻地认识和思考,特别《歧路灯》的中心思想“用心读书,亲近正人”,揭示了年青学子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教育者当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培养教育人的大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而主动担当起培养教育人的重任。当时在研讨会上我还写了一首题为《雨露甘霖育后人》的小诗,“歧途末路一盏灯,照亮浪子回头程;两岸专家同研讨,雨露甘霖育后人。”《歧路灯》为清代作家李绿园所著, 是一部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产生于同一时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讲述了世家子弟谭绍闻在父亲去世后,母亲不省事,自己不上进,全靠忠诚的奴仆和几个生前好友帮衬,才让破败下去的家有了生气,沉沦的他回头是岸,重振家业,光辉门第的故事。因此说,《歧路灯》实际上是一部教育浪子回头、重新做人、报效祖国的文学作品。书中的许多哲言睿语、名言警句,读后令人感慨万分,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李绿园在《歧路灯》中突出强调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巨大教育作用,四书五经蕴含的精神就像黑暗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可以挽救误入歧途的子弟,促使浪子回头,这就是“歧路灯”的真正含义。它说明,仅给子弟以“养”——提供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施以“教”——让其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教养”结合,才能使子弟真正“成立、成人”。小说的开篇即是教子文:“人生在世,不过是成立覆败两端,而成立覆败之由,全在少年 时候 分路。大抵成立之人,姿禀必敦厚,气质必安详,自幼家教严谨,往来的亲戚,结伴的学徒,都是正经人家,恂谨子弟。譬如树之根柢,本来深厚,再加些滋灌培植,后来自会发荣畅茂。若是覆败之人,聪明早是浮薄的,气质先是轻飘的,听得父兄之训,便似以水浇石,一毫儿也不入;遇着一班狐党,好与往来,将来必弄的一败涂地,毫无救医。”“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阐述了“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揭示了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在培养教育人上的客观辩证、整体局部、有机统一的基本规律。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阐明《歧路灯》哲言睿语给教育的启示与思考。一、家庭是课堂 父母当为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百年树人如琢如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