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育人之道德为先VIP免费

育人之道德为先_第1页
1/2
育人之道德为先_第2页
2/2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梁西小学 张徐斌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即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也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话是对受教育者说的,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说的,这样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多年前,中央就提出,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德育的深刻内涵。一些学校名义上重视德育,实际上忽略了德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对大学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道德素养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大学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育人之道德为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