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文[[ 第四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第四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 针对提升四传统文化大趋势,语言交际需 针对提升四传统文化大趋势,语言交际需““”得体”得体 ————高考得体题备考方略高考得体题备考方略01挈领提纲▪纲举目张02精准扶弱▪针对提能03落实训练▪高效增分聚焦热点,了解语言得体“五思考” “语言得体”的考查,主要有: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谦辞、敬辞的误用问题;考查说话是否注意分寸,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转述如何做到清晰、得体;设定情境,按要求写一段话;拟写请柬、广告语、欢迎语、留言条、邀请函、求职信等。多为主观性试题。2017、2018 年高考卷连续两年都对“语言得体”进行了考查,分别从谦敬得当和语体得当角度设题,考查形式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简答题。 一、用语要看对象 要充分考虑陈述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针对不同的陈述对象,同一个内容说话的语气、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在高考考题中,对用语对象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谦敬辞的使用、语言的转述、拟写宣传提示语等。 1.谨防谦敬不当 语言要得体,首先要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及其身份,进而考虑该用敬辞还是谦辞。谨记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对方,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己方。如果把握不准,谦敬失当,就会闹出笑话。 简而言之,可以把谦敬辞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冠以“家”字,如家父、家慈、家兄;向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字,如舍弟、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时,则冠以“令”字,如令尊、令郎等。 除此之外,常见的谦辞还有“小”(小女)、“拙”(拙见)、“鄙”(鄙见)、“寒”(寒舍)、“愚”(愚见)等。敬辞还有“贵”(贵庚)、“大”(大作)、“高”(高见)、“贤”(贤弟)、“尊”(尊姓)、“光”(光临)、“拜”(拜托)、“赐”(赐教)、“雅”(雅正)、“惠”(惠顾)等。 (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选 B。A 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B项,“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