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郴一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努力培养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一过,很多 2014 届高三的学生将走进大学自主招生的考场,接受各大名牌大学的选拔。在我们的校园中,自主招生考试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想借开学典礼的机会,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自主招生的历史与现状。 2003 年,教育部在 22 所高校首批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其目的是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建立多元录取体系。自此,我国高校招生在高考录取之外,拥有了自主选拔录取、定向录取、保送录取等多种方式,考生升学有了不同的渠道。截至 2012 年,试点高校已达 90 所,绝大多数是 211 和 985 工程大学,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累计公示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 19.8 万人,实际录取了 10.7 万人。 2013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主选拔录取的定位予以明确:自主选拔就是要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份《指导意见》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十年探索的总结和提升,也将是未来自主招生考试变化的风向标。 弹指一挥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探索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到如今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选拔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人才。可以这么讲,自主选拔正在逐渐实现其依托高考框架却又弥补高考不足的功能。现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都有了重大改革。从考试科目上看,2013 年,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都进行了瘦身。以北约为例,其初试科目由原先的五科调整为两科,分别是: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考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语文、数学。同时打破文理科限制,允许文理科学生互选专业,最大限度地满足考生的专业兴趣。华约联考的初试环节也减为两门,笔试必考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物第 1 页 共 4 页理探究与阅读与表达为二选一,总共两门。但并不规定文科考生必须要选择阅读与表达,理科考生必须选择物理探究。从考试内容上看,高校自主选拔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贴近选才目标。 毋庸置疑,自主招生考试,成了许多优秀学子跨进心仪大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也因此成了这些年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自主招生的历史与现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尽管各大高校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但是,自主招生选拔的是具有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一点是共同的,我认为,这符合高中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这也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