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XX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成功案例摘要。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且有效途径。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以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为依托,打造小微企业融资的“绿色通道”,取得了成功,得到上级行及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多方认可。本文对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完善及推广提出建议。关键词: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融资;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XX(6)-0087-03一、引言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其规模小、产品单一,但总体数量大、分布广,在促进地方就业、税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小微企业始终是金融市场的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XX市在借助征信系统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上做了创新性尝试,得到上级行及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多方认可。XX市作为全国和自治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各方参与、深入推进”的原则,XX市以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原点深入挖掘,从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协调机制、开发服务平台、加大培训及评估力度等方面有力推动了辖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快速通道”,取得阶段性成效。二、XX市小微企业试验区建设路径及案例综述(一)搭建平台,支撑信息查询。根据吴忠地区小微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及信用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情况,确定“批量采集、应用优先、逐步完善”的自主开发思路,人行XX市中心支行依靠本行业务、科技人才,开发建成了XX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目前第1页共6页已归集全市小微企业13大类30类别47万余条信息,查询量达到1550余次,累计为300户无贷款小微企业开展了融资培育,促成融资交易额3.79亿元,以平台查询为支撑,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二)签订协议,保障信息共享。针对小微企业规模小、行业分布分散、信用信息不易获取的难题,在参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基础上,按照“开放建设、谋求长远、服务当地、多方共赢”的建设原则,人民银行与21家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签订了XX市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合作协议,建立起部门及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及常态化更新机制。平台功能涵盖政策发布展示、信用信息批量采集录入、资信报告查询、统计汇总、筛选推介、用户管理和信息安全控制等,满足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机构筛选客户及风险管理、人民银行统计分析、企业了解相关政策信息等多方面需求。以共享协议为保障,满足了政府、银行及小微企业多方需求。(三)开展培训,推进信用培植。引导金融机构制定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应用、信用培植和融资培育制度,利用数据库筛选出未与银行发生信贷业务关系的小微企业,通过培训辅导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应用,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制度,增进信用水平,做好信用培植和融资培育。截至20XX年12月末,全辖金融机构累计对300户小微企业开展了融资培育,对360户小微企业开展了信用评级。(四)构建机制,促使常态发展。人行XX市中心支行报请市政府印发了《XX市小微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及《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方案》明确了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及职责,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办法》规范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构建了规范、可持续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为服务平台安全稳定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进了试验区工作常态化发展。(五)考核评估,激励服务跟进。对金融机构的平台应用情况定期考核评估,并通报考核评估结果。督促金融机构以小第2页共6页微企业信用信息为基础,建立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引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市场交易主体使用,结合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土地、税收、创业担保等扶持政策,区分信用状况分别给予激励和约束,持续推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