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森林火灾的灭火行动要求及注意事项森林火灾燃烧面积大,火点多,参战人员多,持续时间长,火场环境严酷。为保证顺利灭火,保障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要重点强化灭火行动安全,搞好灭火的后勤保障等。一、注意地形条件形成的危险区域1.陡坡。陡坡会自然地改变林火行为,尤其是林火的蔓延速度。随着坡度的增加,火焰由垂直发展状态而转变成为水平发展状态,大大提高了辐射热能的传播。火焰上空形成对流柱,产生高温使林冠层与空中可燃物预热。浓烟为受热气体上升到林冠层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越过山顶直接扑救林火或沿山坡向上逃避林火都是极其危险的。2.窄山脊线(拱脊)。这里往往产生热辐射与热传导,温度极高,人无法忍受,属危险地带。若山脊线附近着火,其林火行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是此类地形的典型特征。这是因为林火使空气升温沿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与空气乱流运动。3.窄谷(或狭窄草塘沟)、岩石裂缝。窄谷(或窄谷草塘沟)与闭塞的山谷河道会增加热空气的传导速率,容易产生新火点,改变林火行为。4.鞍状山谷。是指两个高点之间的低洼区域,经常是温度极高与浓烟滚滚的险第 2 页地,是林火快速发展,而又没有阻力影响的十分危险地段。白天,山谷受热,产生上山火,逐步形成谷风;夜间,产生下山风,逐步形成山风。山坡中段,因受这种不定的谷风、山风循环变化的影响,风向不定,是林火行为不稳定而又十分活跃的地段。若主风方向与鞍状山谷平行,必将产生强度高、蔓延速度快的林火。5.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与垂直分布地段。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与垂直分布状况影响林火行为的变化。尤其是阳性杂草与易燃灌木地段,会突然增加林火蔓延速度,改变林火燃烧方向,产生高强度的林火。针叶幼林或可燃物垂直分布明显地段,地表火与树冠火同时发生,形成立体燃烧。二、加强灭火队员的行动安全① 应防止由于过度疲劳引起头痛、恶心,或在高温下作业造成晕倒;防止浓烟熏呛,产生中毒、窒息、休克。② 灭火队伍应有组织从火尾、火翼位置进入火场,严禁迎火头进入,严禁从山谷及顺风侧坡火后下方、上山火的上方与翻越马鞍型进入火场;严禁直接扑打高强度、地形复杂火头;严防被火包围;高山峡谷地区,严禁夜间灭火。③ 灭火或看守火场时,需离开火场,应有两人以上,并携带通信与定位设备。④ 遇到地下火场,首先应探明其范围,避免误入将要塌陷的火坑。第 3 页⑤ 夜间行动时,必须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