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 ,全称为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 ”,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 )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现有版本包括15.5 万种编码,并记录多种新型诊断及预 测 , 与I C D - 9版 本 相 比 较 , 该 版 本 增 加 了1 . 7万 个 编 码 。[ 1 ]ICD-10 的研究起始于1983 年,并于 1992 年完成。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A00-A09 )(A00.)? 霍乱(A00.0) 典型性霍乱(A00.1) 异性霍乱弧菌致霍乱(A00.9) 未明示之霍乱(A01.)? 伤寒和副伤寒(A01.0)? 伤寒菌致伤寒(A01.1)?A型副伤寒(A01.2)?B型副伤寒(A01.3)?C型副伤寒(A01.4)? 未明示之霍乱(A02.) 其他沙门氏菌感染(A02.0) 沙门氏菌胶炎(A02.1) 沙门氏菌败血症(A02.2) 局部性沙门氏菌感染(A02.8) 其他明示之沙门氏菌感染(A02.9) 未明示之沙门氏菌感染(A03.)? 志贺菌病(A03.0)? 痢疾性志贺菌病(A03.1)? 佛雷志贺菌病(A03.2)? 波地志贺菌病(A03.3)? 索奈志贺菌病(A03.8) 其他志贺菌病(A03.9) 非典型的志贺菌病(A04.) 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A04.0) 肠道致病性大肠菌感染(A04.1) 肠毒性大肠菌感染(A04.2) 肠道侵袭性大菌感染(A04.3) 肠出血性大肠菌感染(A04.4) 其他肠道大肠菌感染(A04.5) 弯曲菌肠炎(A04.6) 大小肠耶氏菌肠炎(A04.7) 困难梭菌致大小肠炎(A04.8) 其他明示之细菌性肠道感染(A04.9) 未明示之细菌性肠道感染(A05.) 未归于它处的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A05.0)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A05.1) 腊肠菌中毒(A05.2) 产气梭菌食物中毒(A05.3)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A05.4) 状菌食物中毒(A05.8) 其他明示之细菌性食物中毒(A05.9) 未明示之细菌性食物中毒(A06.)? 阿米巴病(A06.0) 急性阿米巴痢疾(A06.1) 慢性肠道阿米巴病(A06.2) 阿米巴性非痢疾大肠炎(A06.3) 肠道阿米巴肿(A06.4) 阿米巴性肝脓疡(A06.5) 阿米巴性肺脓疡(A06.6) 阿米巴性脑脓疡(A06.7) 阿米巴性皮肤病(A06.8) 其他位置阿米巴感染(A06.9) 未明示之阿米巴病(A07.) 其他原生动物性肠道疾病(A07.0) 大肠纤毛虫病(A07.1) 梨形鞭毛虫病(A07.2) 隐孢子虫病(A07.3) 同型孢子虫病(A07.8) 其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