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或应力 -应变 -时间关系和强度的应用学科,是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为工程地质学研究土体中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提供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主要用于土木、交通、水利等工程。2.地基: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3.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4. 软弱下卧层:在持力层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土层,其承载力比持力层承载力小得多, 该软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5.土体:土体不是由单一而均匀的土组成的,而是由性质各异、厚薄不等的若干土层以特定的上下次序组合在一起。因而土体不是简单的土层组合.而是与工程建筑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有关的土层组合体。6.界限粒径:界限粒组的物理意义是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7.土的颗粒级配:又称(粒度)级配。由不同粒度组成的散状物料中各级粒度所占的数量。常以占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8. 界限含水量:通常是指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众所周知,液限和塑限是粘性土极为重要的指标,是粘性土工程分类的主要依据,和天然含水量一起,是估价土的工程特性的主要参数。9.土的灵敏度:是指原状土强度与扰动土强度之比,ST=原状土强度 /扰动土强度。10.自重应力:是岩土体内由自身重量引起的应力。11.基底压力:建筑物的荷载通过自身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便产生了荷载效应 (接触应力 )。12.基底附加压力:是指建筑物建造后,基底接触压力与基底处土自重应力之差,一般将其作为作用于弹性半空间表面上的局部荷载,并根据弹性理论来求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13.地基附加应力:是指荷载在地基内引起的应力增量。14.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受压时体积压缩变小的性质。15. 土的固结:是指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固结岩石的过程。16.压缩系数:是描述物体压缩性大小的物理量。17.压缩模量Es:是指在侧限条件下受压时压应力δ z与相应应变qz之比值。18.沉降差:不同基础或同一各点间的相对沉降量。19.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和内摩擦角(粘性土还包括其粘聚力C)。二、简答1.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答: 1、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变形而3、挡土墙、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