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诊断思路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潘华概述:头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头痛的病因复杂,分类繁多,按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法,头痛分为 13 类,共 120 余种[1],尽管临床所见头痛绝大部分为功能性或精神性因素所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瘤等引起的头痛却是丝毫不容忽视的。头痛的病因诊断 常出现困难,尽管目前CT、MRI 、EEG 等手段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稍有考虑不周,仍容易误诊误治。以下我们尝试对头痛的诊断思路作一讨论。一、头痛的解剖基础及发病机理头痛系头部的 痛敏结构 受到某种物理的、 化学的包括某种生物性的刺激, 产生了异常的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传达到大脑而被感知。1、颅内、外 痛敏组织 及神经传导(1)颅内部分:①部分硬脑膜: 小脑幕上, 前颅凹及中颅凹处硬脑膜的痛觉由Ⅴ传导,可引起同侧眼眶及前额部痛; 小脑幕下和后颅凹的硬膜主要由c1-3 神经传导,引起枕部及后颈部痛;Ⅸ Ⅹ也传导部分后颅凹硬膜的痛觉,可引起耳及喉部痛。②颅内血管: 颈内动脉的颅内段. Willis 环.大脑的前、中、后动脉,硬脑膜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主干、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等均属痛敏组织。其中幕上动脉由Ⅴ传导,这些部位的痛感向眼眶、 前额和颞部放射,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主干的痛觉则由c 2~3传导,痛感反映在枕下部。③Ⅴ Ⅶ Ⅸ Ⅹ的神经根及颅内的分支受刺激:其中Ⅴ的痛感反映在前头部、 面部;Ⅶ反映在耳部;ⅨⅩ反映在枕区。而颅骨、脑实质(除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软脑膜、蛛网膜(除脑底大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室管膜、脉络膜丛对疼痛均不敏感。(2)颅外部分:①颅外动脉: 眶上动脉、额动脉、颞浅动脉、枕及耳后动脉的动脉壁均含有丰富的痛觉末梢神经。当这些动脉扩张、牵拉、扭转、炎症时,均可引起局部疼痛,并可扩散及反射到更大范围。前头部动脉痛感由Ⅴ传导,后头部动脉所致痛觉由c2~3传导。②颅外肌肉: 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 (如乳酸),产生疼痛。颞部肌肉由Ⅴ传导,颈后肌肉由c2~3 传导。③颅外末梢神经: 常见的有眶上神经(Ⅴ1)、耳颞神经(Ⅴ3)、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等( c2~3 分支)。④其他组织: 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骨膜、关节面、耳、鼻、口腔、牙等。面部、眼、鼻腔、副鼻窦、口腔等部位的痛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