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一、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 实验教材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教学单元,而代之以“解决问题”或“用数学”的称呼,并把它渗透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大学习领域中。二、解决问题的目标:1、总体目标:《课标》规定“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 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2、具体目标:(1)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三、关于“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想法在教材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编排,低年级以情景图为主,中年级呈现图文并茂的特点, 高年级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 又有以文字为主的解决问题; 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特点,我们小组把“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细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具体如下:四、“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发现, 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会产生较多问题,这是因为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类型多,信息隐含在图文之中, 识别有用信息、 联系信息之间和信息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 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好的同学读完题目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对于中下学生而言还在猜谜语。因此,探讨低年级“解决问题” 教学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其意义是显得尤为重要。一、低年级段学生的学情特点、解决问题的课型特点分析1、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年龄小,理解力不够,生活经验积累不足。情感是他们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认知活动的组织者,对认知活动起着推动和组织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 其形象思维占主要形式,更趋向于直观的表象, 他们的心智操作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需要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做媒介来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另外,其学习情绪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与学习材料的影响;更重要的是, 小学低年级段学习, 作为个体文化学习的开始, 对其后继学习和人生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低年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