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三种疾病护理第一种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小儿体内维生素D 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营养性疾病。本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严重时发生骨骼畸形。一、病因(1)胎儿期维生素D 不足(2)维生素 D 摄入不足(3)日光照射不足(4)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 的相对不足(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二、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3 个月至 2 岁的小儿, 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可分期如下:(1)初期多自 3 个月左右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易激怒, 烦躁,睡眠不安,夜间惊啼,常伴有与室温和季节无关的多汗及枕部发生“枕秃”症。(2)激期(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3— 6 个月婴儿易出现颅骨软化,以手指轻压颞部后枕部有乒乓球感;8— 9 个月婴儿易发生方颅; 前囱增大或闭合晚;出牙迟缓或出牙顺序颠倒,易患龋齿。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以第 7— 10 肋最明显; 胸骨突出呈鸡胸或漏斗胸;因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肋膈沟,影响肺呼吸功能。6 个月以后小儿腕和踝部骨骺处膨大形成手镯、脚镯症;1 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引起下肢呈“O”型或“ X”型腿等,严重者还会脊柱侧弯、后突等。(3)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实验、X 光检查逐渐好转或接近正常。(4)后期症期多见于 3 岁以上小儿。此期其他表现均正常,只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三、治疗原则主要控制活动期,供给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多嗮调养。给予维生素D 制剂及根据病情补充钙剂。加强体格锻炼,矫正畸形。四、护理措施1、增加户外活动让小儿直接接受日光照射。活动时间每次可从10 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 1 小时以上。 夏季选择时间与地点进行户外活动,以防小儿皮肤灼伤或中暑(一般在早上7、8 点可直接晒背部10 分钟左右);冬季在室内活动时应开窗,使紫外线能够直接射入室内。2、补充维生素D (1)增加富含维生素D 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母乳、肝脏、蛋、蘑菇或强化维生素D的代乳品等。(2)按医嘱给予维生素D。(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家长要对患儿耐心,使其衣、被整洁舒适,避免过早、过久地坐、站、走,以免发生骨骼畸形。(4)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五、健康教育介于佝偻病所形成的骨骼变形,一旦形成就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佝偻病重在预防,一定要有先知先觉,避免发生骨骼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