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零售行业大突围 6 月 15 日,百联、王府井百货、苏果、大连大商、武商等 15家排名中国零售行业前茅的企业已经进入商务部确定的被扶持的大型流通企业推荐名单。“中国零售业国家队”终于正式出炉。 据悉,进入“国家队”后,被重点扶植的企业将重新构筑发展模式,并在参与政府重组并购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在盘子“做大”的情况下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巨头相抗衡。 很显然,“国家队”的横空出世,将使已经提前与外资打响“战争”的中国零售业以更强劲的姿态,与外资贴身肉搏。 2004 年是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对中国市场充满想像的一年,因为在今年 12 月 11 日前,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它们的身上再也没有碍手碍脚的绳索了。 今年 4 月份,在杭州举办的“2004 年中国零售高峰论坛”活动中,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爆出“2005 年国内本土零售业将全线败退”的惊人之言。 当时,坐在会议台上的曾参加中国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表现得异常激动,他把目光投向台下发问:“你们承认节节败退吗?承认的请举手!”台下默然。 在这个时点,简单地批评政府对零售业“过度”开放,似乎已经没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关于中国零售业的警世危言,已引起本土零售业的重视。 市场沦陷 外资逼近所导致的市场重新洗牌无疑是零售业今年最大的热点。零售一直被认为是遭受外资入侵最严重的领域,这一预言终于在今年得以实现。 根据 WTO 的承诺,国内零售市场的政策保护期马上就要结束,2004 年将是外国零售巨头全面进入的开始。在此之前外资商业巨头抢占地盘、图谋连锁格局的雄心已经彰显——他们在中国的扩张步伐突然提速,开始从进入期转向大规模布点的快速扩张期,开店数量和规模均大大超过政府及国内同行们的预料,从而彻底打破了一直以来内外资平和共处的奇怪局面。 自 1992 年上海八佰伴成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至今,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 12 年历程。但到2003 年 9 月,全国商业领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只有约 30 亿美元,而至 2003 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达 5014.71 亿美元,商业领域仅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0.6%左右。从这一点来看,外资企业一直是一只受困于种种限制的“笼中饿虎”。 目前,全球 50 家最大零售企业的绝大部分都已进入我国市场,抢滩路线图是从南向北、从东部向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