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问题研究付敬东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副教授[教学目的要求]本专题的目的是使学员了解、掌握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金融全球化,由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作为领导干部应当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这是有效领导经济工作的前提。本专题要求学员必须事先了解、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尤其应当对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三大金融市场的发展概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是理解本专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心内容]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原因、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与金融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组织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有重大影响的金融危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置身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应当如何趋利避害,促进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专题将重点放在了专题的第四部分,任何问题的研讨都必须回归现实,立足解决中国问题,所以专题在这一部分颇费笔墨,力求使学员有所感悟。本专题的难点是第二部分中的汇率制度与第三部分的金融危机,由于这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而作为党校的主体班次学员大多来自党政机关,鲜有金融背景或阅历,所以对部分的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导语]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金融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重要部分的金融业的开放对世界金融、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利弊参半: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与金融的进一步整合,使资本的流动更加自由与便捷,无论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金融全球化中受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也包含了巨大的风险,如果防范不当,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会对一国、一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 20 世纪最后的十年间,就先后发生了 1992 年英镑危机、1995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三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作为 WTO 成员国,中国必须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也完全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研究、了解金融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完善市场化的金融制度,建立有效的危机防范机制,使中国能够尽得其利,尽避其弊,促进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原因、现状(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对于世界经济日益联系紧密的趋势,人们曾创造了很多词汇来描述它,如“经济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