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2009-电气》9 建筑物防雷电子版规范 2010-03-09 22:14:04 阅读 50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引用二不小心 的 9 建筑物防雷 1 特此鸣谢!9 建筑物防雷9.1 一般规定9.1.1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击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的要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9.1.2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认真根据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对所采用的防雷装置应作技术经济比较,使其符合建筑形式和其内部存放设备和物质的性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以及施工维护方便。9.1.3 在大量使用信息设备的建筑物内,防雷设计应充分考虑接闪功能、分流影响、等电位联结、屏蔽作用、合理布线、接地措施等重要因素。9.1.4 建筑物防雷设计时宜明确建筑物防雷分类和保护措施及相应的防雷做法,使建筑物防雷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协调,避免对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美观。9.1.5 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联结。9.1.6 在防雷设计时,建筑物应根据其建筑及结构形式与有关专业配合,充分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9.2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9.2.1 民用建筑中无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划分为第二类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9.2.2 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9.2.3 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见表 9.2.3。9.3 接闪器9.3.1 接闪器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1 独立避雷针。2 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3 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4 混凝土构件内钢筋。9.3.2 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镀(浸)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9.3.3 按照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接闪器的布置应满足表 9.3.3 规定。表 9.2.3 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划分及防雷措施 类别建筑物类别防雷措施第—类防雷建筑物1 高 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2 国 家级重点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