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案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和少部分客观题重点)一、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一)施工导截流:先截流再围堰;有挡必有泄。1 导流方式(案)选择: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分段围堰法导流和全段围堰法导流两类。(1)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又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导流。束窄河床导流:束窄河床导流通常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特别是一期导流。其泄水道是被围堰束窄后的河床。通过建筑物导流:通过建筑物导流的主要方式,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坝体中的底孔导流、混凝土坝体上预留缺口导流、梳齿孔导流,平原河道上低水头河床式径流电站可采用厂房导流等。这种导流方式多用于分期导流的后期阶段。(2)全段围堰法导流:使河道中的水流经河床外修建的临时泄水道或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适用于枯水期流量不大,河道狭窄的河流,按导流泄水建筑物的类型可分为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等。明渠导流:是在河岸或河滩上开挖渠道,在基坑的上下游修建横向围堰,河道的个流经漫道下泄。这种施工导流方法一般适用于岸坡平缓或有一岸具有较宽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的地形。隧洞导流: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涵管导流:适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用。2 围堰:(1)堰顶高程确定:堰顶高程=水位+安全超高+波浪打高(2)围堰接头处理:主要通过扩大接触面和嵌入岸坡的方法,以延长塑性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的接头,通常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的塑性防渗体中,并将接头的防渗体断面扩大,以保证在任一高程处均能满足绕流渗径长度要求。(3)围堰拆除:围堰拆除一般是在使用期的最后一个汛期过后,随上游水位的下降,逐层拆除围堰背水坡和水上部分。土石围堰的拆除可用挖掘机开挖、爆破、挖泥船开挖或人工开挖等。3 基坑排水:(1)初期排水:围堰合龙闭气之后,为使主体工程能在干地施工,必须首先排除基谗积水、堰体和堰基的渗水、降雨汇水等,称为初期排水。a.初期排水总量:为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地基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之和。b.初期排水量:c.水位降落速度:对于土质围堰或覆盖层边坡,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开始排水降速以 0.5~0.8m/d 为宜,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 1.0~1.5m/d。排水时间:一般情况下,大型基坑可采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