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理论研究《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小学孙艳华孙艳华简介孙艳华于 1993 年 7 月年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毕业近二十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获得了国家,省级的证书。论文《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谈》、《巧设随文练写,提高作文能力》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一、二等奖。《创新精神的培养》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心先进个人及基础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大庆市景园小学孙艳华 邮编:163453 电话:13836797555【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精髓,所以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深广。语文教学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用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既学习大量精华古文,又学做人,使其真正成为“塑造国民灵魂的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感染,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深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细度、密度和高度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感悟 传承《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纵观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影响博大精深。从诸子散文到名篇经典,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文本解读到综合探究,甚至书法、对联、戏曲、民俗等,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语文教师还应自觉负担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灵魂深处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尽现魅力。一、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