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与最优衍生品设计王艺明厦门大学 1738 信箱,361005;mikewang@public.xm.fj.cn;Tel: 13860453354内容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在低风险与不完备市场的假设下,探讨金融创新对于市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而后从社会规划者的角度,设计一个最优衍生性资产。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为:在低风险及无交易成本存在的假设下,最优的衍生性资产是其标的资产的报酬中风险项的二次式,如最简单的期权。然而,如果在模型中加入资产的交易成本后,上述关于创新的社会福利效应及最优衍生品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则有待后续的研究。关键词:金融创新;社会福利;最优衍生品设计JEL Codes: C63, D52, G12作者简介:王艺明,1976-,男,汉族,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讲师。论文发表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和《投资研究》等期刊上。该论文研究领域为——数理经济与计量经济学目录一、绪论二、文献探讨(一)资产市场均衡分析——近似方法(二)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1、Detmeple and Selden(1991)2、Elul(1995)3、Cass and Citanna(1998)4、Schemedders(2001)5、小结(三)最优衍生品设计三、研究方法(一)非奇点时采用的局部近似方法1、泰勒级数近似2、解析函数的隐函数定理(二)分岔方法(三)Judd and Guu 模型1、低风险(small risks)假定2、低风险条件下的资产组合需求3、存在单一风险资产条件下的资产市场均衡4、存在单一衍生资产条件下的资产市场均衡四、模型 I:存在有限类交易者(一)风险容忍度1、传统风险容忍度2、偏态容忍度(Skew tolerance)3、峰态容忍度(Kurtosis tolerance)(二)存在三类交易者1、创新的金融市场效应2、社会福利效应与最优衍生品设计(三)存在 M 类交易者1、创新的金融市场效应2、社会福利效应与最优衍生品设计五、模型 II:存在有限类风险资产(一)存在两类风险资产1、创新的金融市场效应2、社会福利效应与最优衍生品设计(二)存在 N 类风险资产1、创新的金融市场效应2、社会福利效应与最优衍生品设计六、模型 III: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1、创新的金融市场效应2、社会福利效应3、一个数值例七、结论参考文献一、绪论 一般而言,金融创新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交易系统的革新,另一种是将新的资产引进市场。而本文所研究的金融创新是指第二种解释,我们假设新引进的资产的报酬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已有资产的跨度空间(sp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