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章节重点梳理第一篇 社会保险基本原理绪论:社会保险的定义、种类、特征、对象、目的、作用定义: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种类:1.养老:老年、残障和遗属(死亡)保险;2.医疗:疾病、医疗和生育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家庭津贴制度;特征:1-强制性 2-费用三方负担 3-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4-法制性;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 建国初期,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劳动保险。1997 年以后,先后出台了“五险”制度,社会保险对象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目前,城镇居民和一部分农村人口也参加了社会保险。今后,将按照“公平、普惠、可持续”的原则发展。社会保险的目的:⒈ 缩小不同群体居民的收入差别,缓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生产关系⒉ 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⒊ 推动其它社会政策的实施。如人口政策、教育培训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政策等。社会保险的作用:1、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社会制度。2、保护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促进就业。3、社会保险是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富再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培养人们的储蓄观念;给国家积累发展资金。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测量贫困和收入差距的三个指标)基尼系数是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用于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该系数可在零和 1 之间取任何值。国际上通常认为,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05 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 0.47,2010 年我国加强了收入分配改革。第一章 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一、社会保险产生的理论基础1.人权思想是社会保险的思想渊源;(人生来就有人身的权利,这种权利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生存权是人权的核心;国家有保护人权的责任。)2.互助共济思想是社会保险的伦理基础;(《乌托邦》《太阳城》)3.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直接推动了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主张国家干预的历史学派;主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福利经济学;主张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贝弗利奇报告 1942)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