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VIP免费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1/6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6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3/6
1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A 级——基础达标练 1.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随意识 B.保证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旨在增加中心权威,维护统一 D.目的是厉行法治凸显皇权至上 解析:选A “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意味着举荐官员带有连带责任,通过这一规定可以推断出,官员在举荐官员的时候会更加慎重,即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随意识,故选A 项。 2.汉武帝时期,以明文规定: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的“贤良”“孝廉”,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人才选举,取消了选举人才时财产的限制。这些做法( ) A.使官僚贵族垄断了人才选拔 B.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渐渐完善 D.减弱了各阶层对财产的追求 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取消了选举人才时财产的限制”可知这降低了人才选拔的门槛,能够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从而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故选B 项;这些做法不利于官僚贵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解除A 项;科举制到隋唐时期才出现,解除C 项;D 项与题意无关,且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 3.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反复阐明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德。这说明当时( )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破坏 B.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特权 D.九品中正法已日益僵化 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德”可知,曹操认为人才选拔假如将道德品德视为首要标准,则难以选拔到优秀人才,这说明传统观念制约了人才选拔,故选B 项;A 错在“彻底”,解除;材料中未涉及世家大族,解除C 项;九品中 2 正制是曹丕创立的,解除D 项。 4.南宋学者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宋代( ) A.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 B.城市商品经济的旺盛 C.社会阶层流淌性减弱 D.国家对社会限制加强 解析:选A 依据材料可知,隋唐及以前,选官重视门第,而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门第观念淡化,门阀对选官的影响力下降,故选A 项;B 项与材料现象无关,解除;门第对选官的影响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5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