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的特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融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同时,银行业的竞争造成银行业日趋集中和银行垄断组织形成。银行垄断组织的形成,使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借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并与工业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具体来讲,帝国主义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生产集中和垄断。在 20 世纪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已达到很高的程度,生产部门中的垄断组织已经广泛存在。这个时期,按照大公司联合的范围和程度,垄断组织可分成多种形式。最简单的是短期价格协定,进一步是普遍发展的、主要是在生产部门内瓜分市场、规定产量和价格等的卡特尔,联合采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的辛迪加,高一级的形式则有统一掌管参加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活动、以独立的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托拉斯,还有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为核心的不同部门企业结成联合集团的康采恩。这些垄断组织已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但是,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这就是说,垄断虽占统治地位,但并不存在绝对的垄断,不仅自由竞争仍然存在,而且产生了新形式的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第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工业中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形成工业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在 20世纪初期迅速发展,形成银行业的垄断,产生了银行垄断资本。这时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几乎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全部货币资本以及国内外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的来源。工业和银行业的垄断资本互相渗透,彼此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了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即体现帝国主义时代垄断统治的金融资本。这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都形成了少数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即金融寡头的统治。他们在经济领域内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即通过购买“股票控制额”成为母公司,对子公司、孙公司层层建立统治。用参与制的办法,金融寡头可以控制整个国民经济。他们还进一步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来控制整个国家机器,使资产阶级政府成为他们统治的工具。 第三,资本输出。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形成一国范围垄断统治的同时,还实行对外扩张,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