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教学设计VIP免费

《秋》教学设计_第1页
1/4
《秋》教学设计_第2页
2/4
《秋》教学设计_第3页
3/4
《秋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 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通过反复朗读、描绘画面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诗歌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①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提及秋天,我们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是真诚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心捕捉,绘写出了秋天的风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动人的秋魄。2、介绍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 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 1937 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喜爱运用的文学样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① 标注生字词,注音释义 ② 注意划分诗歌节奏(1)注音肥硕 shuò 栖 qī 息 乌桕 jiù 梦寐 mèi 清冽 liè 枯涸 h é 镰lián 刀 蟋蟀 xī shuài 廖阔 liáo kuò (2)释义丁丁:形容伐木、弹琴等声音。 肥硕:文中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幽谷:幽深的山谷。2、学生听朗读录音,可轻声跟读,把握诗歌节奏,熟悉读歌内容。 提示: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标准:按节拍划分和按意义划分。《秋天》可按意义标准划分朗读节奏。如: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