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氯气的性质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需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浸有 Na2CO3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解析 Cl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 A 项错。Cl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逆风并向地势高的地方跑,才可以脱离危险,B、C 项均错。答案 D2.制氯水最好的方法是( )解析 氯气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答案 C3.如图所示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 (3Cl2+2NH3===N2+6HC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解析 若管道泄漏出 Cl2,遇 NH3发生反应 3Cl2+2NH3===N2+6HCl,并随即发生反应 HCl+NH3===NH4Cl,产生白烟。反应中 NH3表现出还原性;烧杯中的 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多余的氯气。答案 B4.(加试题)某同学应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 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完成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着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请在图中 D 框中以图的形式表明处理事故隐患的措施。解析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氯气本身还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作用,依据此目的本题设计了氯气分别与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作用。事故隐患是 Cl2有毒,污染环境。答案 (1)比较 Cl2和 HClO 哪个有漂白性(2)吸收气体 a 中的水蒸气 B 内有色布条不褪色,C 内的有色布条褪色(3)多余的 Cl2污染空气措施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