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庄子 二则 答司马谏议书《庄子》二则(90 分钟 100 分)一、基础题(24 分)1. 给下列字注音。(3 分)倏( )渻( )恃( )2. 解释加粗词。(5 分)①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② 以视、听、食、息 ③ 犹应响影 ④ 反走矣 3.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组加粗词的词义。(16 分)二、整体感悟(10 分)1. 《浑沌之死》中“七窍”指什么?“倏”与“忽”为什么要给浑沌凿开“七窍”?( 4分) 2. 《呆若木鸡》中当斗鸡“望之,似木鸡矣”时,也就达到了所谓“其德全矣”的境界,请你说说其中一德的内容。(6 分) 三、课文阅读题(20 分)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1. 解释加粗词。(3 分)犹 无敢应者 几矣 2. 翻译句子。(4 分)① 方虚骄而恃气。 ② 犹应响影。 3. 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3 分) 4. 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挡车”等。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10 分) 四、类文阅读题(18 分)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①,膝之所踦②,砉③然响然,奏刀然④,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⑤《经首》之会⑥。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⑦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⑧。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 游 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注释】①履:踩。②踦:yǐ 指一条腿的膝盖顶住。③砉:huā 象声词。④huō 然:比砉然更大的响声。⑤中:zhòng 合乎。⑥会:音节,节奏。⑦进:超过。⑧硎:xíng 磨刀石。1. 解释加粗词。(4 分)倚: 道: 间: 游: 2. 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①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 由画线句子得到的一个成语是 。(3 分)4. 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用庖丁解牛所见非牛来证明人生病所见亦非鬼,这篇课文是 。(3 分)5. 阅读本文,你有何启示?(4 分) 赏析: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陈述庖丁解牛的经验体会,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并在实践中真正掌握了客观规律以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世上的事物虽然错综复杂,只要善于适应自然之理,就不会蒙受损失。这和《浑沌之死》的寓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