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重庆易考文言文字词分类梳理(一)课标文言文通假字集录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说”通“悦”,愉快。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有”通“又”,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3. 小惠未徧(《曹刿论战》) “徧”通“遍”,遍及,普遍。4.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辟”通“避”,躲避。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辩”通“辨”,辨别。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与”通“欤”, 语气助词。7.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乡”通“向”,从前。 8. 今为所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得”通“德”,感激。9.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曾”与“增”,增加。10.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梗塞,不顺11.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佐。12.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通“熟”,仔细。13.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要”通“邀”,邀请。14. 略无阙处(《三峡》) “阙”通“缺”,中断。15. 才美不外见(《马说》) “见”通“现”, 显露。16.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食”通“饲”,喂。 “材”通“才”,才能。17. 其真无马邪(《马说》)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18.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具”通“俱”,全,皆。19.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通“嘱”,嘱托。20. 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支”通“肢”,四肢。21.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被”通“披”,穿。22. 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颠”通“癫”,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