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4 年 1 2 月 2 6 日(美国西部时间 12 月 25 日),美国加州正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所覆盖。此刻,在加州首府洛杉矶某饭店一个暖意融融的餐厅里,只身赴美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正和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董事长威廉姆斯进行着一次秘密会晤。 谈话围绕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内容展开,由于交谈甚欢,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傅成玉甚至忘记了那天是圣诞节。当晚,兴奋不已的傅成玉便返回北京。 正是这次非常私密的会晤,拉开了一场长达8 个月之久、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涉及金额最多、影响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的大幕。有媒体甚至将之渲染为“世纪收购”。 第一阶段:寒冬蛰伏(2 0 0 4 年 1 2 月 2 6 日-2 0 0 5 年 2 月 2 7 日) 傅成玉和威廉姆斯见面仅过了 1 0 天,消息灵通的英国《金融时报》就率先披露了中海油洽购优尼科的“秘闻”。1 月 6 日,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正考虑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发出逾 1 3 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起交易将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 “在更早的时候,中海油就已经在为跨国并购做准备了。”回忆起年初洽购优尼科的初衷,傅成玉如是说。“过去几年,中海油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单靠内部持续增长很难实现我们的中长期目标,尤其是在实现海外产量目标方面。” 2 0 0 4 年年中,中海油通过对 12 家亚洲油气公司过去几年的收购情况研究时发现,靠收购区块资产的方式实现持续增长效果不彰。一般来讲,较为成功的油气资产收购都发生在低油价时代,进入高油价时代,资产收购的难度和成本就会增大。“必须从资产收购向公司收购转变。”傅成玉在中海油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说。 战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选择收购目标。第一轮的筛选范围很大,北美、西非和里海等地的数十家独立油公司,甚至包括加拿大国家石油、科麦奇和莫菲这种中等规模的石油公司都进入了中海油的视线。按照“资产价值小于 200 亿美元;有储量和产量增长潜力;中海油的承受能力、中国 LNG 业务和可获得性”等各项指标,中海油在经过三轮的筛选后,最终将收购目标锁定在优尼科。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优尼科是一家有一百余年历史的老牌石油企业,在美国石油公司中排位第九。近两年其经营不甚景气,市值低于同类公司 30%左右,因此董事会一直在考虑寻找买家。 中海油选择并购优尼科,主要看中的是优尼科在亚洲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