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内蒙古草原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自治区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会组织自治区和盟市部分长期在内蒙古工作的老同志、老专家组成调研组从今年 7 月-1 0 月对我区草原生态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讨论、资料分析、现场察看,总体看近年来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草原保护和建设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以及建立和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项目区草原生态状况呈现区域性好转,草地植被覆盖度、草层高度、产草量较建设前均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历史与现实、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全 区广 大草原的生态环境形 势 仍 然很 严 峻 。目前处 在改善与恶 化 并 存,局 部好转、但整 体恶化 的趋 势 还没 有得到 根 本性转变 。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 个 方 面 : 一是,草原数 量逐 年减 少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 国 草原资源大区。上 世 纪 8 0 年代 以前,总面 积 达 1 3 .2 亿 亩 ,占 自治区国 土 面 积 的7 4 .3 8 %。据 2 0 0 1 年遥 感 调查资料,内蒙古现有草原面 积 为1 1 .2 4 9 亿 亩 ,近年来草原的面 积 仍在减 少 。草原面 积 逐 年减 少 的主要原因: 一是草原被垦 为农 田 ,8 0年代 以前经 历了 3 次 大开 垦 ,8 0 年代 再 一次 开 垦 ; 二 是由于草原退化,植被覆盖度降低到5 %以下,失去利用价值;三是适宜造林的草原变成林地;四是小城镇、工矿及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占用草原。 二是,草原质量不断下降 内蒙古草原以水草丰美著称于世,。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草原退化呈快速蔓延趋势。据资料显示,6 0 年代中后期退化加速;到8 0 年代退化面积达 3 7 5 5 5 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 9 .3 7 %;到9 0 年代末,草地退化面积达草地总面积的7 3 %。 草地退化,造成草地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有毒有害及不可食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草群平均高度和覆盖度下降,草原的单位面积产草量大幅度降低.。根据内蒙古草勘院资料,5 0 年代内蒙古草原平均产草量为 1 2 7 公斤/亩,到8 0 年代为 7 1 .2 5 公斤/亩,3 0 年来平均下降4 5 .0 8 %。本世纪初草原载畜能力平均 2 7 .7 9 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