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素质》下方是正文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2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2 、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 、素质教育的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2) 坚持能力为重(3) 坚持全面发展4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 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 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 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 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 、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3 、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 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 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 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 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 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 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5 、“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 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4) 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 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 学生是学习的个体(3) 学生需要尊重3(4) 学生都有潜能第三节、教师观1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