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数据包络法的起源 二. 数据包络法简介 三. 数据包络法的预备知识 1. 基础知识 2.RC 2模型预备知识 四. 数据包络法的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 2.选择 DMU(参考集) 3.建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4.DEA 模型的选择 5.评价工作的设计与表述 五. 数据包络模型(又称为 DEA 模型)描述 六. 数据包络法的案例 七. 数据包络法的应用 八. 数据包络法的优缺点 1. 数据包络法的优点 2. 数据包络法的缺点 九. 总结 数据包络法 一.数据包络法的起源 1978 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查恩斯)、W.W.Cooper(库伯) 及E.Rhodes(罗兹)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 DEA 模型)的方法,用于评价相同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因被称为 DEA 有效)。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命名为 C2R 模型。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这一模型是用来研究具有多个输入,特别是具有多个输出的“生产部门”,同时是为“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即:总体有效性)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5 年查恩斯.库伯、格拉尼(B.Golany)、赛福德(L.Seiford)和斯图茨(J.Stutz)给出另一个模型(称为 C2GS2 模型),这一模型用来研究生产部门间的“技术有效性”。 1987 年查恩斯、库伯、魏权龄和黄志明又得到了称为锥比率的数据包络模型C2WH 模型。这一模型可用来处理具有过多的输入及输出的情况,而且锥的选取可以体现决策者的“偏好”,灵活地应用这一模型,可以将C2R 模型中确定出的DEA 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分类或排队。 二.数据包络法简介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方法是运用数学工具评价经济系统生产前沿面有效性的非 参 数方法,它 适 应用于多投 入多产出的多目 标 决策单元的绩 效评价。这种 方法以相对效率为基 础 ,根 据多指 标 投 入与多指标 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是运筹学的一个新 的研究领 域 。它 不 需 要 以参 数形 式 规定生产前沿函数,并 且允 许 生产前沿函数可以因为单位 的不 同而不 同,不 需 要 弄 清 楚 各 个评价决策单元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 联 方式 ,只 需 要 最 终 用极 值 的方法,以相对效益 这个变 量 作 为总体上 的衡量 标 准 。 三 .数据包络法的预 备 知 识 1.基 础 知 识 ( 1)决策单元(DMU):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