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显示驱动 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笔划都由一个 I/O 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 BCD 码二-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 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 静态驱动的缺点是占用 I/O 端口多,如驱动5 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 5×8=40 根 I/O端口来驱动,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 动态显示驱动 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 8 个显示笔划"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 COM 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 I/O 线控制,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选通 COM 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 COM 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 在轮流显示过程中,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这就是动态驱动。 动态驱动的优点是占用 I/O 线少,只需要 X+Y 个,X 为数码管的笔划数,Y 为数码管的个数。 动态驱动的缺点是占用 CPU 时间长,编程复杂,驱动功率较大。在动态显示方式中,各数码管轮流工作,为了减轻闪烁现象,每个数码管刷新频率必须大于 25 Hz,即相邻两次点亮的时间间隔要小于 40 ms。数码管越多,每个数码管的显示时间越短,同时还要考虑为 CPU 留出空闲时间。在驱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亮度越低,正因如此,要适当增大驱动电流。 对比:静态显示驱动:各显示器在显示过程中持续得到送显信号,与各显示器接口的I/O 口线是专用的。 动态显示驱动:各显示器在显示过程中轮流得到送显信号,与各显示器接口的 I/O 口线是共用的。 静态显示驱动特点:无闪烁,无须扫描,节省 CPU 时间,编程简单,用元器件多,占I/O 线多。 动态显示驱动特点::用元器件少,占 I/O 线少,有闪烁,必须扫描,花费 CPU 时间,编程复杂。 一.静态显示驱动方式举例 1.最直接的方式是每个数码管的每个笔划分别驱动,例如下面的电路图: 7407 为六缓冲器,输入输出逻辑关系简单 这种驱动方式需要的I/O 线最多(8Y个),硬件数最多(不少于8Y/6 个7407 芯片),但编程最简单。 2.另外,利用有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