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1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感悟新课程倡导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 “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据此,我校明确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的“自主合作、实用高效”的课题研究,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和参与,以期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即研究如何在高效课堂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课堂教学实效有极大的相关性。构建高效课堂, 必先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流程。 “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 ,从学生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求得最大的学习效果。下面从“如何设想、如何实施、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进入高三后如何进行调整” 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几点认识和感悟:一、“合作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设想为了改变数学课堂沉闷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的形式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初步设想如下:百度文库2 课前:学生预习学案,小组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互相督促,完成学案上大部分内容。课上:前 3 分钟教师简单点出本节主要内容,并当场分配本节各小组的展示任务, 然后留约 5 分钟进行课上进一步的讨论。其间教师要到各小组中去了解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说明:为什么任务不提前分, 主要是防止各小组只准备本组分到的内容,不能充分预习全部学案。为节约时间,这一环节也可以在课前把分组任务打在课件上,由科代表上课前打开。)第8— 35 分钟是学生展示时间,各小组派本组 1 到 2 名成员上台讲解本组分配的内容, 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讲解不清楚的地方当场提出质疑,或提出不同的解法。在展示其间教师可以有适当的引导,但不可打断学生的思路。讲解和质疑结束后,教师要给出简要的点评或纠错,必要的难点可以精讲,对做得好的小组提出表扬,做得不够好的也应多鼓励。第35 — 40 分钟,针对本节内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