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环境熟悉和类与对象 1 . 实验目的 (1)熟悉上机环境,了解编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与解决办法。 (2)学会编写简单的C++程序并会用debu g 调试程序。 (3)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4)掌握动态内存分配的两个运算符的使用 (5)掌握函数参数的三种传递方式。 (6)学习利用友元求解问题。 2 . 实验内容 (1) 定义一个学生类,学生信息有学号、姓名和成绩。成绩包括计算机、英语、 数学成绩和平均分。要求利用队列实现学生的入队、出队和显示等功能。 算法思路:定义一个类Student,数据成员有:学生信息,进行入队、出队和显示操作的 front(队头)、rear(队尾)和 num(统计队列中元素的个数),其中学生信息定义成结构体类型的数组;成员函数有学生的入队操作、出队操作和显示操作,通过构造函数对学生信息进行初始化。 (2) 定义一个图书类,图书信息有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价格。要求利用 栈实现图书的入库、出库和显示等功能。 算法思路:定义一个类Stack,数据成员有:图书信息,进行入库、出库和显示操作的 top(栈顶指针),其中图书信息定义成结构体类型的数组;成员函数有图书的入库、出库和显示操作,通过构造函数对图书信息进行初始化。 (3) 有Distance 类和Point 类,将 Distance 类定义为 Point 类的友元类来实现 计算两点之间距离。 实验2 函数重载与内联函数 1 . 实验目的 (1) 掌握函数重载的应用。 (2) 理解内联函数的作用,掌握内联函数的应用。 2 . 实验内容 (1) 利用重载求两个整数、三个整数和四个整数的最小值。 (2) 利用重载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梯形的面积。 (3) 利用重载编写求整数绝对值和求实数绝对值。 (4) 利用重载实现对 10 个整数和 10 个实数的排序。 (5) 判断一个字符是否为数字字符,要求用内联函数实现。 实验3 常量与引用 1 . 实验目的 (1) 理解常量的含义与#define 的区别。 (2) 理解引用的含义与指针的区别。 (3) 能够熟练掌握const的各种使用方法。 (4) 能够熟练应用引用、掌握拷贝构造函数的使用方法。 2 . 实验内容 (1) 利用const定义整型常量、浮点型常量与字符型常量。 (2) 使用const与指针结合,实现常指针与指针常量。 (3) 使用const与函数结合,实现常参数与返回值为常数的函数。 (4) 利用const定义常对象,实现常成员函数。 (5) 分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