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分,共40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02.4)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C ) 。(02.4)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D ) 。(02.10) A.形成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总结性测验 D.安置性测验 4.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是( A )。(03.4)(08.10)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5.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C )。(03.4)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6.在教学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称之为( B )。(03.4)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绝对评价 D.相对评价 7.以调控教学为根本目的的测验是( B )。(04.1)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8.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B )。(04.4)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的测验是( D )。(04.1)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10.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D )很高。(05.10)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9.以发现问题、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为目的的测验是( C )。(06.4)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11.20世纪 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 C )。(06.10) A.教学目标分类学 B.教育评价分类学 C.教育目标分类学 D.教育测验分类学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 C )(07.4)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3.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 D )。(07.4)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4.( B )是对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的数量化测定。 A. 测量 B. 测验 C. 考试 D. 评价 E. 总结 15.通过测验,一是考察学生基础打得好不好,可否满足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二是考察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错误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