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垃圾分类》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指南》精神,孩子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中班孩子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活动目标: 1. 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 康 。( 知识与 技 能 ) 2.学 习 将垃圾分 类为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 过 程 与 方 法 ) 3.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垃圾要分类放到垃圾桶里。 2.物质准备: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箱标记图;PPT 课件。 活动重点: 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活动难点: 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鸟吃了垃圾致死的图片,引发讨论。 师:“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小鸟死掉了?它的肚子里是什么?猜一猜它为什么会死?”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了解垃圾的危害。 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如果我们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垃圾不仅可以破坏土壤、污染水源,还会滋生很多细菌病毒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2.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的标记,幼儿认识分类标记。 (1)出示“垃圾桶”,让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垃圾箱,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标志? 教师:哦,原来垃圾是有分类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厨余垃圾。什么叫可回收?什么叫不可回收呢?什么叫厨余圾呢? (2)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的标记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枯树叶、严重污染的纸) 教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