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实践策略【摘要】学校教育是核心力量,社会教育是影响力量,家庭教育才是基础力量,只有把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育才能成功。 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关键在于双方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统一战线。【关键词】家校互动;学习习惯;实践策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尤其是让家长参与学生家庭作业书写和了解,将会大幅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作业和学习习惯。一、家校互动的意义所谓“家校互动”, 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单元——家庭和学校,在育人实践中,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以达到育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使学校与家庭在育人这一共同目标上达到“无缝衔接”, 最终使育人对象坚持做到“知行统一”的学校与家庭和谐育人环境。实现家校互动,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学校(主要是教师)如何主导的问题,二是家长如何积极支持、紧密配合的问题。因此,家校互动能否实现, 首先需要教师唱好主角, 要主动与家长建立起联系网络。其次是要引导家长提高素养,积极回应与配合,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家校合作, 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 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双方的协调一致,又可防止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侵害,不给不良现象以可乘之机, 使学校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和家长在学为自己的进步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这种关注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良好的家校合作, 同样能密切师生与亲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他们的权威形象和对学生的影响力。家校互动,合作教育有利于统一家校的教育思想,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进而帮助所有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