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VIP免费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_第1页
1/12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_第2页
2/12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_第3页
3/12
地质学基础 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 (1)低山,海拔500—1000 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 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 :海拔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200 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 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 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 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 17 分。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35 ′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 米的海底。大陆 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 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 0 度 7 分平均宽度约 75 公里,深约 60 米,下界深度约为130 米。)。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 米的狭长形凹地。宽约几-几十公里。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 4877 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海山:洋盆中高度>1000 米,呈孤立的锥状高地。多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无震海岭:多分布于洋中脊两侧,呈脊状隆起的高地,以无地震或少地震为其特征。 大洋中脊:横穿大洋的全球性洋底山系称之为洋中脊。它是洋壳生成的地带,其地震与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在大洋中脊的中央部位存在一巨大裂谷称之为中央裂谷 。 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圈层。 地热:地球内部具有的巨热能。 地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